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比亚迪大降价,掀起市场风暴
新能源汽车市场再度风起云涌。
比亚迪大降价,向市场投下了一枚“重磅炸弹”。近日,比亚迪再次推出限时补贴的促销活动,宣布在6月底前,对中国市场22款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进行最高达34%的降价。
据了解,此次活动涉及比亚迪旗下王朝网、海洋网共计22款智驾版车型,最高补贴达5.3万元。
其中,海鸥智驾版(活力版)限时一口价来到5.58万元;宋PRO DM-i智驾版从10.28万元降至8.98万元起;宋L DM-i智驾版从13.58万元降至10.98万元起……
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作为行业龙头,比亚迪的动作牵扯着整个市场的神经。在比亚迪出手后,不少品牌选择了跟进。
5月26日,吉利银河官方宣布推出新能源限时补贴价(即日起至6月1日),包含国家置换补贴、吉利银河置换补贴。
当下的汽车市场竞争,已然进入白热化阶段。
好比在一场激烈的牌局中,如果选择放弃出牌,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赢得胜利。只有积极“跟牌”,才能在牌桌上留到最后,才有机会赢得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的青睐。很显然,吉利选择了后者。
其中,吉利星愿限时补贴价5.98万元起,相比6.88万元的指导价优惠9000元;银河L6 EM-i限时补贴价6.98万元起;银河星舰7 EM-i限时补贴价7.98万元起;银河L7 EM-i长续航版9.98万元起;银河E5限时补贴价8.98万元起;银河E8限时补贴价13.48万元起;新上市的星耀8EM-i上市限时价11.58万元起。
很显然,吉利汽车和比亚迪正面“杠”上了。
通过价格优势,吉利希望能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分得一杯羹,尤其是在与比亚迪等竞争对手的较量中,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。
除了吉利汽车,5月25日,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品牌旗下——新款凯迪拉克XT4正式上市,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,官方指导价为22.97-27.57万元起,全款一口价区间为15.99-18.99万元。
有市场人士指出,近一周时间已有红旗、深蓝、比亚迪、零跑、凯迪拉克、智己等6个品牌前后脚推出“一口价”或“保价”促销政策,最高降价幅度超过9万元。
看到这里,我们不禁感慨,车企也开始过“618狂欢”了?
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,降价的目的无外乎在于提高销量,抢占市场份额。据媒体消息,花旗分析师预计,比亚迪的降价举措使得其经销商门店在上周末(5月24日至25日)的客流量较前一周末增长了30%至40%。
车企降价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利好消息,多家企业降价促销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多购车选择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场“降价”狂欢背后,并非只有消费者的欢呼雀跃,市场的担忧情绪也如影随形,比亚迪股价连续下挫便是例证。
最近两天,比亚迪A股和港股连续下挫。2025年5月27日收盘,比亚迪A股股价下跌2.25%,最新市值1.13万亿人民币;比亚迪港股股价下跌1.65%,最新市值1.27万亿港元。
有投资者认为,比亚迪近来的大规模降价,激烈竞争的电动车市场有可能会迎来新一轮价格战。
据媒体消息,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表示,比亚迪引发的价格战可能会持续发酵,其影响可能波及到今年下半年。
彭博行业研究的汽车分析师Joanna Chen则评论称,比亚迪此次对22款电动车的大幅降价,凸显其2025年将重心放在销量上,迫使竞争对手进一步打折促销或让出市场份额。
据乘联分会发布的《2025年4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》显示,4月份有14款车型降价,相较于去年4月份的41款和2023年4月份的19款,数量大幅下降,清晰展现出降价潮降温的趋势。
不过,对于“汽车降价促销”,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有不同的看法。近日,魏建军在访谈中直言,车企不能陷入“越降价越亏损”的恶性循环,他表示:“电动车健康发展不能被资本过度裹胁,求是才能让行业得到健康发展。”
比亚迪势头凶猛,杀疯了
车企跟风降价,既有主动出击的一面,也有无奈被动的一面。从主动的一面来看,降价可以提升产品的性价比,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,从而增加销量。
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,销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。通过降价,车企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市场份额,增强品牌影响力。
但客观上来说,车企降价的动作也进一步加剧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,市场出现分化,一些企业可能会在“价格战”中洗牌出局,面临淘汰。
毕竟,车企“淘汰赛”从未停止。比如哪吒汽车、极越汽车、高合汽车……
拿哪吒汽车来说,公开资料显示,哪吒汽车品牌成立于2018年,2022年,哪吒汽车以年销量15.21万辆成为国内交付量第一的造车新势力。彼时,哪吒汽车凭借其独特的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,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崭露头角。
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自身经营策略的失误,哪吒汽车的发展逐渐吃力。今年早些时候,哪吒汽车就陷入了一系列的舆论风波,让外界感到担忧。
当然了,哪吒汽车也没有选择摆烂,而是在积极寻找让自己翻身的办法。不过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,市场竞争的残酷和无情。
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一众玩家之中,比亚迪占据着相当稳定且突出的位置。
今年3月,比亚迪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,报告显示,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771.02亿元,同比增长29.02%;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02.54亿元,同比增长34.0%;基本每股收益13.84元,同比增长34.11%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是比亚迪历史上年度营收首次突破7000亿元,不仅打破了历史纪录,更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完成了对特斯拉的超越。按照历史汇率,特斯拉2024年全年营收976.90亿美元(约人民币7022.35亿元)。
从销量来看,比亚迪同样表现出色。
官方数据显示,比亚迪4月份共计销售新车380089辆,其中乘用车销量为37.26万辆,同比增长19.4%,环比3月基本持平。2025年1-4月,比亚迪累计销量1380893辆。堪称“遥遥领先”。
当然了,车企最本质的比拼还是在于技术和产品价值。只有在技术上持续加大投入,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,用技术创新和高价值产品构筑起护城河,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。
而比亚迪深知这一点。
比亚迪不断在新能源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,给行业带来一次又一次的震撼。
今年2月,比亚迪带来“天神之眼”高阶智驾系统,同时宣布旗下21款车型全系搭载,最低7.88万元就能享受,更重要的是,增配不加价。
3月17日,比亚迪又向世界宣告了它在新能源领域的最新成果——“超级e平台”及兆瓦闪充技术,兆瓦闪充最高峰值充电速度达1秒2公里,充电5分钟即可畅行400公里。
在国外,比亚迪的表现同样精彩。前不久,比亚迪在欧洲销量超过特斯拉的消息就引爆了市场。据媒体消息,英国骏特商务咨询公司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中国比亚迪4月在欧洲28个国家的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美国特斯拉。
这一成绩的取得,标志着比亚迪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。
比亚迪凭借着强大的实力,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军者。未来,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,比亚迪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,引领行业迈向新的高度。
作者 | 青云
2025-05-28 19:04:43
2025-05-28 19:04:43
2025-05-28 19:04:43
2025-05-28 19:04:43
2025-05-28 19:04:43
2025-05-28 19:04:43
2025-05-28 19:04:43
2025-05-28 19:04:43
2025-05-28 19:04:43
2025-05-28 19:04:43